日前,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“给爱说话的学生带上小蜜蜂”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和热议,有人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,毕竟有的小学生确实比较好动,课堂上喜欢随意插话或者找其他同学说话,影响老师上课的节奏和其他同学学习,戴上“小蜜蜂”扩音器之后,能有效约束这些爱说话的学生。也有人认为,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妥,给爱说话的孩子戴上“小蜜蜂”,是搞区别对待,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,影响孩子心理健康。然后,这位年轻老师便被举报了,删掉了相关视频并且发布了一个道歉视频,承认自己的做法欠考虑。然而,事情到这里却并未结束,目前,该女老师又发布视频表示自己已经从学校离职,原因是迫于各方压力。所谓“各方”究竟是哪些方面,这个老师没有明言,我想大概包括学校,教育主管部门,家长和网络方面的舆论吧,虽然这个老师把相关视频删掉了,但是这件事引发的讨论却没有停止。给爱说话的学生戴上“小蜜蜂”,老师并没有主观恶意,完全是出于管理的需要,也可能是出于年轻人的一种“恶搞”心理,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有待商榷,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,我想还不至于闹到要辞职。这个老师更大的错误是把相关的视频传到网上,侵犯了孩子的肖像权,也让学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,这可是大忌。一般来说,公办学校老师即很少在社交平台发学校相关的视频,尤其是避免发和学生相关的视频,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和舆论的质疑,让学校和自己陷入被动。这位老师为何要冒着这样的大不韪,把自己有争议的班级管理行为拍成视频传到网上呢?要么是太年轻,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,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;也有人猜测,这位女老师可能是临聘老师,所以做事没那么多顾忌,辞职也干脆,如果是在编老师的话,不会因为这么点错误就把饭碗丢了。不过,从这位女老师后来发表的一些言论似乎能看出一点端倪,这个女老师表示,在她离职之后,那个投诉她的家长竟然主动找她,说是要和她一起直播带货。说是现在这件事的热度很高,流量很大,直播带货很定人气很高。如果这些话是真的,那这位家长当时举报的动机就很值得怀疑了,如果真是考虑被拍摄孩子的自尊心,怕网上的流传的视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,那不是应该尽快让事情平息下去吗?还会想着趁着热度去开直播,拿这件事去为自己牟利?现在网上确实有一些年轻老师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学校生活,拍摄学生们的日常,靠着学生的出镜获取流量,甚至有的还打出公益的旗号。个人觉得这样做是非常不合适的,事实上很多学校(尤其是公立学校)也是禁止老师有类似行为的。既然当了老师,就要潜心育人,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,即便是心中有个“网红”梦,也不能利用学生的出镜来获取流量,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